k8凯发天生赢家·中国·一触即发
2024-07-08 05:18:55

k8凯发官网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前景

分享到:

  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本文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四个发展阶段,从政府行为、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标准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环境建设,并展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商务改进了传统商务活动的形式,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造就了广阔、灵活而迅捷的市场,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包括生产、流通、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中所有活动的电子信息化处理。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定购产品或服务,允许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定购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进行产品宣传和电子货币结算;另一方面,企业内的员工可以进行电子化的协同工作,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完成内部的设计、生产和协调等任务。电子商务活动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和商务活动、通过增值网络进行的电子交易和服务(如通过EDI进行采购和报关等),以及通过连接企业或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发生的交易和服务。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因为它具有极为深广的触须以及灵活的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我国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一个剧烈震荡的发展过程,正逐步走向全面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次。然而,我国电子商务还存在众多问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客观地审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对策,便成为学界和业界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互联网在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间被引入中国。1994年,国家公用信息网(NCFC)建设完成,并正式接入互联网。1994年下半年,中国加快了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其中,ChinaNet和CERNET的建设最为引人注目,各种形式的互联网服务陆续出现,互联网的影响不断扩大。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建设“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全国性的证券交易网络和金融结算系统初步形成。1996年以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在中国出现并迅速兴起。电子商务首先在外贸行业中启动,进而渗透到各行各业。在这个过程中,国外一些著名的解决方案提供厂商(如IBM、HP等)所进行的大面积宣传为电子商务概念在中国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1997年前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主要金融机构相继启动网上银行服务,对在线支付提供支持。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和各种行业组织也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1998年被IT界和媒体称为“电子商务元年”,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只是刚刚起步。1998年7月有关部门对外贸行业进行的有关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企业缺乏对电子商务系统的了解。物流、支付、法律、法规等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均未形成。

  1999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将有关电子商务的讨论推向了一个。1999年3月,8848网上商店开通,4月份销售额即达到40万元。随后,一批网上零售商店相继出现,其中当当、卓越、E国等网站迅速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1999年,我国B2C交易额为6000万元,2000年猛增到1.4亿。在B2C模式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电子商务模式和提法层出不穷。其中著名的C2C网站有易趣、雅宝、网猎等,B2B网站有阿里巴巴、实华开、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

  在这段时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配合了网民队伍的迅速扩大,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铺开培育起一个迅速扩张的潜在市场。到2000年,通过各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卡已超过1亿张,许多持卡用户可以在网上进行消费,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国内13家商业银行联合建设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也于同年6月投入使用,电子商务的支付体系日趋完善。邮政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相继出现。到2000年6月,我国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已超过1100个。

  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大跌宣告了全球电子商务的退潮。大潮退却之时,大量“”纷纷倒下。一度让人们趋之若鹜的电子商务企业举步维艰。从2000年后期开始,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了漫长的“严冬”。电子商务企业失去了投资人的青睐,不得不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和普遍的怀疑。在这段时间里,裁员、破产、转型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屡见不鲜。

  然而,这个“严冬”也并非相表面上所看来的那样冷酷。艰难的时局背后,潜藏着冷静的思考和执著的探索。事实上,这段时间是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次清理和重构。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用户数量仍然处于稳健的提升之中,用户素质不断提高,环境条件不断完善;许多传统企业也以一种谨慎的步调展开网络应用的尝试,一批颇具特色的企业电子交易系统和行业商务网站悄然建立。其中,神州数码的e-bridge系统于2000年9月建成,当年网上销售即达到2.8亿元;海尔集团电子商务平台于2000年4月开通,到9月为止B2B采购达12亿元。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管理体制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12月成立了“国家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管理中心”,这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的管理开始纳入国家统一的管理。这种“无声”的进步推动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力量的积蓄。经历了清理和重构之后,作为新型经济实体的代表,一些网站生存了下来,例如专注于个人商务服务的“易趣”网站,专注于图书商品的当当网站;另一些网站通过商业模式的改造,与传统的企业进行整合,以企业电子商务的前台或中介的形式重新活跃在舞台上,例如专业旅游网站携程网。

  在经历了这一场浩大的振荡之后,中国的电子商务出现了种种新特征。其最显著的表现是B2C网站数量减少,但服务范围却逐渐扩大。从行业特征上看,购物网站尤其是购书网站继续发展,另外,旅游、职业介绍、房地产信息等网站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其中,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积极地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逐步把原有的简单门户改造为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并在该平台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2002年下半年,上述三大门户网站先后宣布盈利,在其利润当中,手机短信服务、在线游戏、收费邮箱、校友录等B2C增值服务的贡献首屈一指。2003年上半年的SARS疫情凸现了电子商务“非接触经济”的重大威力,卓越、易趣等主要B2C网站在这段时间内的交易量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三大门户网站的盈利报告无疑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预示着中国电子商务告别严冬走向“第二春”。尽管门户网站在中国电子商务中所占的实际份额并不像其影响力那样重大(新浪、搜狐、网易、本网四大门户网站2002年的收益约为12亿元,占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0.12%),然而门户网站的盈利以及这些公司自2002年后期以来在海外资本市场上的卓越表现都是一种重要的信号,预示着电子商务将在中国重新赢得关注和信心。各方面的信息也表明,中国电子商务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势头。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统计数据,2002年各行各业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约为10,242亿元。其中证券公司网上交易总量达5,230亿元,占51%;外贸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2,490亿元,占24%;电子行业B2B经营额为572亿元;医药、煤炭、纺织、网络教育、农业、旅游等行业的电子商务交易也已颇具规模。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以手机短信服务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标志着经过数年摸索的中国电子商务逐渐找到了一条具有独特价值的发展道路。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政府行为从来便是各种商务活动的基本约束条件之一,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对现代市场经济起巨大冲击作用的革新力量,其宏观形态和发展方向也应该由政府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特征和趋势,也应该对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起到重大的参考作用。电子商务对政府能否继续有效地监视和控制经济活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电子商务的透明性,传统的监控方法(如收据)开始变得无能为力了。同时,政府如何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管理、监视、协调、促进和服务的作用,将对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政府自身的“电子化”也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重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也能为企业创造更为完整的外部电子商务环境,逐步形成一些能够被普遍认可的规范,有利于企业在更高的视野上展开电子商务的实施和应用。日本政府就已经打出了“超级电子政府”的旗号,以加强推进政府功能的电子化,其专利厅已完成电子化,全部业务都实现了无纸操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内部电子办公已全面向“电子政府”或数字化办公转移,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与之相应,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IT产品采购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政府上网工程”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信息收集、交换和发布改革等方面,截至2002年,已有81.1%的省、部级政府部门建立了主页,57.5%的省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并开展公众信息服务。

  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着很突出的问题。首先,相对于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建设,中国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建设明显滞后。其次,与电子商务不同的是,“电子政务”没有盈利预期,因而电子政务的推动呈现较强的行政和政策导向特点。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主页而已。研究分析表明,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在站点定位和网站可到达性两类指标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而在流通性、服务、安全和隐私信息、链接质量、反馈机制以及适航性六个方面则存在显著的差距。应当说,中国的电子政府的建设,难度是相当之大的,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政府机构的结构依旧比较复杂,事务流程不够清晰,人员众多。然而“电子政务”也是未来电子商务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相信,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建设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2000年以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极为有限,除了《合同法》中规定数据电文的有效性以及电子合同生效的时间、地点之外,没有直接针对电子商务的条文。对电子商务中的认证问题更是无可援引。因此,加强电子商务的法制化建设,规范电子商务主题的权利义务,对电子商务的不良行为依法追究民事、刑事责任,处理电子商务中的纠纷,便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例如,电子商务中的虚假身份认证行为,便应有相应的法规以进行定罪处罚。电子交易中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应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以进行保障。

  法律在电子商务中的另一个重大任务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西方国家对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强网上职业道德的宣传;二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由于西文网络发展较早,公众网络产权意识较高,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较晚,对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宣传刚刚起步,许多人的产权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立法和管理比较滞后,当发生侵权行为时,容易造成无法可依的情况。在电子商务之中,知识产权法律至少应该在著作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域名和商标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重大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领域的立法有了许多进展。新的《著作权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相继出台。例如新《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明确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在著作权中的基本定位,使得电子商务的三个根本元素(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信息流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确认。在这段时间里,一些重要案例也在中国电子商务立法进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2000年张承志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2002年新浪诉搜狐手机图片抄袭案,都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判例依据k8凯发官网。

  现代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根基。因此,互联网的建设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卫星通讯网络、金融清算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通讯设施也将起到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到2003年7月,我国Internet国际线)。九大互联单位与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连接带宽也达到了15,818M。国内宽带用户数达713.7万户,而WLAN设备市场规模也已达到了1亿元。与此同时,电话网增长强劲,多网互联基本实现。国内已研制出实现计算机、电话和电视等多网互联互通的技术和产品,并开始投入使用。

  在网络带宽不断增长的同时,从事Internet软硬件平台营运的企业也不断在摸索新的途径,开拓新的市场。早期提供简单接驳服务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纷纷挺进一些更具商业前景的领域,建设更具效率的业务架构。老牌ISP世纪互联公司,从1999年开始提供面向企业和.com公司的网站建设和数据中心服务。随后的一年中,数家网络服务商相继展开IDC建设。IDC为企业提供的是软硬件的托管服务,借助于IDC的资源,企业的信息系统可以得到高水准的技术环境支持。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它们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自行建设这样系统环境,因而,IDC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注入了推动力,降低了成本。另外的一批企业则向着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的方向转型。这些企业主要是以软件的形式,向企业提供业务过程的整体或是部分环节的网络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功能的电子化分包。

  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中国逐步成形。该产业主要包括软硬件服务和商业服务两个部分。软硬件服务体系包括接入服务、托管服务、加密认证服务、技术平台服务以及应用软件服务;商业服务体系则包括认证支付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专业化的电子交易服务体系以及其他包括电子保险、商检、电子海关等服务的体系。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新生的、前景广阔的形式;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是全社会范围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电子商务得以发挥其作用的基本保障。

  互联网对社会最直接的冲击在于它对信息管理模式的冲击。然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几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清楚地向人们证明它并非像最初所显现出来的那样廉价。除了系统本身的建设所需要的投入之外,期望在网络商务上获得成功的公司都得在市场营销上做文章,同时还要树立品牌并且扩展业务以满足客户服务的需要。这些工作既需要资本的支撑,也需要依托于企业的经营背景以及实际运作能力。电子商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业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按照经典的IT增长阶段理论,信息技术应用的历史被划分为数据处理、微机、网络(互联网)三个时代。在每个时代,都呈现出S形的上升发展轨迹,而整个发展轨迹可以分为引入、扩散、控制、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自有其不同的特征。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的调整控制阶段。在经历了缺乏规划的大面积扩张之后,中国企业普遍展开了IT应用的结构性调整。企业借助于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资源规划的手段,对IT应用实施了集中化的高度控制,力图克服扩展阶段所造成的重复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等问题,将已经成形的各个系统集成起来并进一步规划改造,构造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在总体看来,调整可能延续到2004年或需要更长时间。对于那些顺利完成了规划、控制的企业,将能够进入网络时代的第四个阶段,即集成阶段。届时,电子商务无疑将作为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应用形态。企业应当以一种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应当在实践中学会认识和管理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务形式的变革。而这也正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信息化实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涵。

  目前,中国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的困难制约着其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制约着电子商务的深化和发展。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大致处于网络时代调整控制阶段的开始,此时,困扰信息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整合问题。

  长期以来,信息化的战略定位问题在许多企业中都未能得到的妥善的处理。一些企业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视为普通的辅助工具,忽视了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战略性地位以及信息管理模式的改造对企业组织和管理所带来的冲击。从这种意义上说来,企业信息化的战略导向问题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保持信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有关中国企业IT管理关键因素的研究表明,战略因素一直在企业IT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Computer Sciences Corporation(CSC)针对“IS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广泛调查中,“使信息系统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也一直是世界各地区的CEO/CIO所公认的最重要的因素。

  信息系统以及先进产品中的优秀管理理念必须融合到企业之中,让业务的蓝图与系统的蓝图合而为一,让业务的视角与系统的视角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先后提出了业务战略规划(BSP)、关键成功因素(CSF)、组合规划、价值链规划等种种IT规划思想和方法。近年来,中国企业对IT规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IT咨询公司也在实践中对这些规划方法进行了应用和发展,其中有些公司还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框架。应当指出,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中国企业对之的吸收也尚需时日。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IT规划,提升高层领导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了解程度、确保IT应用所需的资金投入、保持信息化建设的连贯性,都应被视为主导理念。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还包括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改造、供应链的整合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管理组织结构和责任体系的建设,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理,都将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效果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标准化是数据通讯和信息交换的核心原则,因而也是电子商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性要求。美国从1977年公布数据加密标准DES开始,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处理标准(FIPS)。1998年11月,ISO、IEC和UN/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共同签署了电子商务标准化谅解备忘录,为二十一世纪电子商务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99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了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83)。目前,中国已建立了较完整地EDI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发布了60多个EDI国家和行业标准。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已逐步展开,其中包括国家“九五”基础性项目《流通领域信息化基础标准与规范研究》的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我国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基于XML的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等。

  电子商务标准包括两个层面:底层的数据标准和高层的面向流程的标准。其中,底层的数据标准包括(1)基础数据标准:是构造商务信息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由信息建模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元标准、代码标准、条码标准等组成;(2)数据管理标准:向电子商务提供管理数据的基础性标准;(3)数据交换标准:解决电子商务信息封装和传送;(4)描述语言类标准:以SGML、HTML、XML为代表,提供构造和解释商务信息的规则。高层的面向流程的标准则包括(1)安全体系标准:是保障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包括基本安全技术和CA安全认证等;(2)单证格式标准:提供规范化的单证式样,是统一电子商务票证的基础;(3)交易模式协议标准:针对不同的交易类型来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过程及各种技术综合集成应用的方式等;(4)电子支付标准: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支付问题,来保证解决支付者身份合法性和支付工具的有效性;(5)其他标准。

  在全球范围内,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是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主导力量。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落后,而标准的制定又直接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及时了解并深入把握国际上的主流标准,并以此为参照,建立高度可扩展的开放性电子商务信息交换平台。这也对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规划和设计自身信息系统以及建立与外界系统的连接时,必须充分考虑信息交换标准的现行要求以及未来走向。同时,政府和行业组织应当在参考国际主流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与外部标准兼容的、便于实施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电子商务标准,并通过社会力量加以推行。在建立区域或行业信息交换及电子商务系统时,也应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忽视了标准化的要求,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就会受到通讯“方言”和信息“孤岛”的严重制约。

  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电子政务标准化对于企业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

  根据2003年12月初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披露的信息,截至11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超过7800万,居世界第二位,全球每9个上网用户中就有一个来自我国;我国上网计算机超过3000万台,网站总数突破50万个,IP地址使用数量达到4000万个,国家域名注册量约28.6万个,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达到20G;2003年门户网站业出现了大范围的盈利,我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门户网站股价平均上涨了数十倍;手机短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应用形式,成为我国互联网最大的盈利点;网络游戏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应用形势,也为网站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此同时,网络广告市场也走出了低谷,根据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统计,2003年我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比2002年的4.9亿元增长120%,iResearch同时预测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元、27亿元和40亿元;到2003年底,国内网上银行的总交易额将接近20万亿元,企业客户总数超过10万户;2003年网上购物交易额为7.9亿元,而2004年将达到16亿元左右;国内500余家重点企业中,98.6%已经接入互联网,83.7%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电子商务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乃至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占全球用户总数的11.3%左右,但从普及率上看,美国已经达到63.2%,而我国不足6%,只有全球各国普及率平均数的一半;从全球域名主机数来看,名主机数只有20多万,不到全球的0.1%,排第三十五位。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公布的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互联网普及情况的最新排名,我国内地名列第84位,属于中等普及国家。在我国830万家中小企业中,虽然有47%的企业接入了互联网,但只有11.1%在进行电子交易,大多数企业只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电子邮件地址,而且网站信息长期不更新。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的大型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在国家统计局选取的28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分析中,我国排名第二十七位。无疑,对于中国电子商务而言,未来的道路仍然十分漫长。

  然而,从另一种角度看来,差距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电子商务仍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活动都已经出现并且为人们所熟悉。中国企业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并且积累了对电子商务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各种支撑环境已经基本成形。因而可以说,中国电子商务已经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手机短信服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成熟,中国电子商务将能够逐渐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今后的二到三年中,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点。

  B2C电子商务继续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2002年以来,短信服务等新模式为B2C电子商务找到了突破口。随着用户对网上支付手段的了解和接受,以及B2C企业运营、服务能力的全面成熟,今后的两三年中B2C电子商务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带动其他电子商务模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

  B2B电子商务发展相对缓慢。B2B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所受到的制约相对较多。一方面,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服务于贸易的B2B电子商务缺乏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另一方面,B2B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企业内信息系统与企业间信息系统以及全球贸易网络实现良好的整合,这既需要企业内部信息化达到较高的水平,还需要企业中的业务流程能够对跨企业的“e”化流程提供支持。就目前而言,多数中国企业还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逐渐完善内部流程及信息化建设,向高层次的B2B电子商务发展。在此之前,B2B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仍将是服务于交易前的买卖“撮合”模式。

  移动商务崭露头角。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用户群,短信服务在中国打开了巨大的市场,并且成功地与互联网结合,造就了中国独特的电子商务模式。随着中国移动通讯网络建设的迅速发展,以无线、移动方式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商务服务将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来。有理由预期,中国用户对移动商务的接受速度以及需求都将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近来,国内外厂商在移动计算技术方面的研发可谓不遗余力,这些工作的成果将在中国找到良好的市场。

  智能化需求提高。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量快速膨胀,而信息量的膨胀则导致了智能化数据分析需求的提高。因而随着应用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有智能化的技术和产品来帮助他们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例如,在B2C和B2B电子商务中,网上供应商和产品量的增长很快将使得顾客难以选择,此时他们必然需要具有智能化产品比较以及询价、比价能力的工具来提供帮助。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商务智能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一些厂商提供了具有一定智能支持能力的产品。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商务智能技术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k8凯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印发——为电商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下一篇:凯发k8服务贸易数字化步伐加快 我国外贸释放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