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开始前,网红教师张雪峰直播间里标价17999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就已经售罄。平均一分钟有两三万人进入高报APP抢课,服务器常常陷入崩溃。
“文科理科?男生女生?哪个省份?大概多少分?”在无数个类似这样的高考志愿填报直播间,主播丢出几个基本问题,焦虑的家长源源不断提出志愿填报的困惑。
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发相关的高报师职业资格证,但已经催生出不少咨询企业和高报师培训机构,不同年纪、工作、学历背景的人纷纷入局。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已经有8.8亿元,预计2023年达到9.5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850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80.4%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
因为新高考改革,很多省份文理分科实施新规则,其中多数为“3+2+1”,即除了必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生可以从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再从其余学科中选择两门。这也让考生能够选择的专业大大增加了。
让家长们焦虑的是,投档规则太复杂、专业名称陌生且相似,而就业压力就在不远的4年后。一个选错,就可能让孩子十年寒窗苦读的辛劳付之一炬。
因此,张雪峰也逐渐从一个名字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对很多家长来说,只要还有能力,就一定要帮孩子获取志愿填报的信息差,和未来相比,几千上万的咨询费也不再昂贵,相当于给孩子的未来提前买保险,买个安心。
我们和两位高报师聊了聊,高报师参考的不仅仅是考生的成绩,还有他们的性格、兴趣、家庭经济情况、专业未来的可能性等等,将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置于360度打量,但即使给出一个较完善的方案,很多时候,现实才是他们绕不开的问题。
高报师入行基本没有什么职业门槛,但要真正做一个高报师,要掌握很多的知识。比如批次概念、划线率、录取率、位次、等效位次、等效分、同分人数、本科线的划定,招生计划等等,很多家长研究了几个月,依然像是盲人摸象。志愿填报这件事很重要,但你又不清楚,肯定会焦虑。
举个例子,原来提前批都是“顺序志愿”也叫梯度志愿,现在为了防止有一些学生低分捡漏,或者学业水平达不到,有一些提前批的专业中,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规则都有,导致家长特别容易产生误解。
还有一些院校会将这些录取规则混着用,比如有些专业是看单科成绩的,比如你总分比我高,但是我的英语比你高,可能就排在前头录取了。还有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比如不服从调剂导致滑档,色盲色弱误报到限报专业,女生报考到采矿工程这样限男生的专业等等。
高报的规则非常繁杂,不是上网查一查就行,普通家长和高报师掌握的信息差,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和珠穆朗玛峰的差别。
我之前碰到一个教授,孩子到报考的时候,那位教授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很强,连续突击了几天,了解了各种报考信息,最后给孩子报了计算机专业,但没想到没弄清投档的规则,最后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那是一个男孩子,线%的家长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是特别好,对很多中低分段的考生来说,情况是更不利的。每个家庭、孩子情况不一样,选择也都有区别。
我之前接触到一个孩子,在大城市,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现在预估分数在650分左右,选择余地很大。但他的眼睛近视800多度,还有些驼背,因此家长诉求也比较简单,就是想读最轻松的专业,未来能有一口饭吃就行,不图孩子能飞黄腾达。最后选了一个比较轻松的文科专业。
还有一些家庭资源、条件都比较好的家庭,孩子考了高分,原本可以选择理科类的热门专业,但是孩子觉得学理科很累,所以也会选择去冲刺好的院校,选一个轻松甚至冷门的专业。其实有一部分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的幸福感才是第一位的,财富、地位,这些东西会比以前看得淡一些。
我记得有一位农村家庭的孩子,高考考了650多分,家长提出本科毕业就要就业,首选电气工程,目标是国家电网,为保住专业院校,就算降档也在所不惜。还有一个考生,超一本分数线分,为了以后好就业,有编制,最后选择去读专科警校。
我当时想要从事高报这个行业,是因为看到太多学生家长踩坑了,大家寒窗苦读十几年,因为志愿填报走了弯路,太可惜了。
比如说,提前批里军警类的专业,有的考生家长只看到了优势的一面,没有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身体、心理素质等等,所以每年都有考上后又选择退学的例子。
还有公费师范生专业,考生签了三方协议后,得在定向地的中学服务6年,期间不能考研,而这6年又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涉及恋爱,组建自己的小家庭等等。如果不出意外,有些概率就留在当地了。也有人尝试违约,但经济和诚信方面的代价有些大,所以我通常建议慎报,尤其是高分考生。
近两年,还有很多高报的直播间经常推荐航海类的专业。因为对很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中低分考生来说,这个专业未来相对好就业,工资待遇也很好,很多高报师都是非常推荐的。
但我通常会慎重建议。因为航海类的专业,如果不是研究性质的,未来大概率要出海。工作环境可能带来一些职业病,比如风湿。还可能和家人两地分居。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该本末倒置。但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人想不到这么多。
所以这也是一个现象,大家选择专业会有些功利化,家长和学生只关注眼前,只看到好的一面,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如果参加工作后觉得不喜欢,可能就处于半躺平状态了。
所以我会在前期,先把这些可能的情况都告诉他们,但不干涉。好的坏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因为无论怎么选,遗憾是永远存在的,人只能在单维度里生活。
但有时候父母会对某些专业有执念,比如有个湖南的考生,父母在银行系统工作,就希望孩子学会计学,但孩子想读应用心理学。我了解完才知道,这个孩子从高一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受抑郁症困扰,所以他一方面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其次也是一种自愈的需求。
我详细地把大众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还有一些心理学流派都介绍了一下,最后他发现如果出于治愈自己的需求,是没必要考这个专业的。
而且因为应用心理学涉及到统计的内容,大概率还要接着学数学,但他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最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选专业的时候,我经常能听到父母说,“我是为了你好”,其实你只能陪孩子一个阶段,孩子不是替你实现理想的工具,也不是你未来生活的保障,更不是一个还债人。对孩子来说,有理想是好事,但一定要建立在切实了解过的基础上,不能建立在空想上。
很多人对专业也有些误解。比如大家更倾向于理工科,对文科望而却步。但其实文史哲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土壤。就像邓晓芒教授讲的,现在不仅文科学生难招,老师也难聘。文史哲的人才不旺,赓续无继,总归不是好事。
之前大家讨论张雪峰老师k8凯发官网,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直播间一句话,可以让某院校某专业团灭,也可以因为一句话,让一个院校或某个专业火到爆。
大家曾讨论新闻学专业是否有必要学。我觉得新闻传播学不应该没落,因为传播学依然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产生之初,就是为了让大家有知情权,这是社会运转的基本,我觉得这个专业是不可能消失的。
现在有些高报机构对于选专业的引导性过强,比如非常建议大家选工科类的热门以及新工科,例如柔性电子学,微电子光电信息等等。导致现在很多高分段的考生都卷进了这几个专业里。
而其他理学类的专业,像地理科学、天文学、地质学,报考人数锐减,但理学是国家科研实力的基石,有太多的统一指导,就容易造成这样的结果。
我觉得应该把高报师的责任,限定在解释框架性的报考规则上,对院校和专业客观评述就行,个人主观倾向减弱一些,让家长们用脚投票,因为每年各院校各专业招生人数相对固定的,捧高踩低某些院校或专业只会导致内卷,存量博弈而已,这就是典型人为制造焦虑。
其实高报相当于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前置了。经常有家长找到我说,希望孩子选个好专业,分数一分都不要浪费,每一分都能用上。他们在选专业上,是非常认真和计较的。
我觉得填报志愿有点像找对象,结婚是目的,有感情才是基础,所以我在给孩子建议的时候,也会看孩子和专业之间的匹配度,因为这决定了TA进入大学之后,到底能投入多少。
具体来说,我们在前期沟通的时候,就会了解考生的兴趣是什么,此外还会让TA做性格测试,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看看大概能够匹配哪些职业,比如有一个孩子很外向,属于社交型的,就比较适合教育类等一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测出来性格比较严谨,我们就会推荐会计、金融这一类。
之前有一个家长跟我说,他的孩子是个男生,不爱说话,不爱社交,就想安安静静做自己的工作,我就建议读机械类、电子类的专业。这些信息都会提前被整理好归档,等分数出来之后再结合成绩来看。
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年工作经验,知道同一个行业,凯时k8官网下载能做到顶尖的永远是极少数人,更大程度上是因为TA适合,以及感兴趣,这样才能有动力,有成就感,形成正向循环。
而且我们的信息库也是一直在更新,每一年我们都会去不同的高校,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比如什么专业,毕业后找到哪些工作,薪资水平是多少,工作环境怎么样......这些数据和信息都会统计出来,给家长提供参考。所以高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
因为有太多专业都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前两天有个家长跟我们连麦的时候,说孩子想去学制药或者药学,问我们意见,这两个专业看上去都带“药”,但其实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是不同的。
还有个家长的孩子想报医学影像,但是目标院校里只有“医学影像技术”这个专业,他就误认为毕业出来后是可以考执业医师的,其实不行,医学影像学才可以考执业医师。细微的差别可能导致他们未来走上截然不同的路。
此外,家长来咨询的一个底层心理是寻求确定感,如果目标明确,就希望得到我们的专业认同,让他更安心。不过更多时候,他们是困惑的,会一直提问。你能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出来,我们填补了他很大的认知空白。
比如有一个家长来咨询,说自己是军人,孩子的爷爷也是军人,他们希望女儿在选专业的时候也能选军校,或者去当老师,希望孩子未来也能相对稳定。
一般来说,当孩子分数低,选择少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分歧相对比较少。如果孩子分数高,加上家庭条件比较好,那大概率会有些矛盾。
这个孩子就有些理想主义,她不想读军校,想去苏州大学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虽然在这所大学,这个专业算比较强势,但其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是轻工业为主的,整体来说,在国内的发展行情不是很好。
这一类家长一般比较在意孩子未来的工作环境、压力大不大等等,但是对于孩子真正的职业发展,志趣所在,了解很少。
我记得有一个家长来咨询,自称在工厂一线当生产工人,一辈子都这样这么过来的。他不希望孩子毕业后跟他一样去工厂工作,而是能掌握一项技能,毕业后自己做点小生意,去创业当老板。
但是如果分数比较低,未来也考虑可能回到老家工作,我们一般情况下都不建议考生报省外的学校。因为首先,分数低的话,很难选到比省内更好的学校。比如福建省,省外大学在福建的计划招生人数有时就一两个。很容易滑档。
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学校本身不是很好,专业也不是很好,未来毕业留在外省就业很难,你回到福建省,很多当地公司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学校,就业也会困难。都是很现实的。
不过现在已经不像前几年,只有少部分人重视本科学历,对很多中低分段的考生来说,学费低,好就业的现实考量更多。
之前有一个妈妈来咨询,说分数比较低,考生是个女孩子,基本上只能上民办本科大学,但是这些学校学费一般很贵,一年要3万多到4万左右,对他们来说,成本太高了。最后他们选择了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口腔医学,未来不管是去医院还是私立门诊,会比较好就业。
其实我觉得作为高报师,应该向家长提供的是信息数据的整合,不太适合输出太多我们的观点,改变家长选择的方向,让他们按我们的想法来,而是应该帮他们选择最合适他们的一个方向。
此外,我们也没权利去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做盖棺定论,任何专业和行业都会有更新迭代,这不代表它就完全被淘汰了。我们应该更辩证理性地看待一个专业和行业,包括高报这个行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